招生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专栏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介绍

撰稿人: 发布日期:2024-05-04 点击量:

谁掌握新能源,谁就掌握未来!

一.专业篇

1.专业概况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均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社会对相关方向的人才需求十分庞大。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以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与需求为基础,充分结合本校在电子、材料和信息等领域的传统优势,培养学生掌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专业知识、工程技能和创新能力,使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广阔国际视野、较高综合素质和从事新能源产业及相关电子信息领域甚至跨界工作的宽口径工作能力。目前该方向的在校学生人数已达280余人,已有一支23人的教学团队,其中全国优秀教师、楚天学者各1人,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比52.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8.2%,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100%,7名教师具有企业实践经历,另有企业教师2人。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复合型、双师型”教学团队。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科研教学实力雄厚,拥有覆盖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专业实验室,“储能与动力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一个,省部级平台有“光电子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一个。团队教师多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部分见刊于Nature, Nat. Commun., Nano Energy, ACS Nano等世界顶级期刊,成果先后获ESI高被引论文,湖北省自然科学奖,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市青年科技奖等荣誉。本专业已与远景动力、万润新能源、亿纬动力等新能源著名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此外,新能源材料及器件方向学生科教融合成果突出,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比例达到45%,先后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部分成果见刊于世界高水平科研期刊,先后获国家级、省级竞赛奖励100余项。人才培养成果被湖北日报、秦楚网等媒体正面报道。

2. 就业方向

主要培养能够在能源、材料、汽车、航天航空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相关的研发、测试、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程师。

3.培养特色

本专业依托东风公司等企业,专业课全博士师资,以“研究型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理念,以“从学校到企业”为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研密切合作培养实践能力突出、基础知识扎实的“新工科人才”。

4.专业代码、学制与学位

专业代码:080414T

基本学制:四年弹性修业年限为 3-6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5.主要课程

电池原理及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太阳能光伏技术、储能材料与制备技术、电化学原理及应用、纳米材料及应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学、固体物理、材料制备科学与技术、材料分析与测试、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类课程设计等。

6.重要平台

储能与动力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光电子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二.师资篇

1.师资简介:

(1)外聘教授

Amel Laref(楚天学者讲座教授)、陈俊(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王绍明

(2)教授

李建、罗时军(全国优秀教师、省政府津贴专家)、马亚楠、熊永臣

(3)副教授及博士

张传坤、童锐、曹名磊、李星星、蔡东明、尚浩、刘孟平、杨桐、张文娜、高林、王妮、王义洲、郭晨晓、饶煜、陈熙泽、张宇

(4)其他

(5)徐妙、张凤

2.骨干教师:

 三.学生篇

(优秀毕业生代表)

四.释疑篇

1. 家长关注问题的答复

(1)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及方向包含哪些?

答:新能源技术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五个技术领域之一。毕业生可到材料相关的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到科研机构、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时也可以继续攻读材料相关的工程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2)本专业毕业生将来继续深造的途径有哪些?

答:本校有相关学科的硕士点,即材料物理与化学、光学工程等。也可以通过考研到985、211高校继续深造,同时也能到国外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本专业研究的领域有哪些?

答:本专业目前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有:能量的转换过程、能量的捕获与存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传感器等。

2. 选择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三大理由:

(1)强大的师资队伍:已有一支23人的教学团队,其中全国优秀教师、楚天学者各1人,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比52.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8.2%,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100%,7名教师具有企业实践经历,另有企业教师2人。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复合型、双师型”教学团队。

(2)良好的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能源、材料、汽车、航天航空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相关的研发、测试、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同时也可以继续攻读材料相关的工程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本专业已与东风公司、晶科能源、万润新能源、中汉动力新能源等著名企业签署人才培养协议,供学生选择的就业余地较大。

(3)出色的创新能力培养:本专业学生科教融合成果突出,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比例达到45%,先后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部分成果见刊于世界著名SCI期刊,先后获国家级、省级竞赛奖励100余项。人才培养成果被湖北日报、秦楚网等媒体正面报道。

五.活动篇

1.“从学校到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东风公司、晶科能源、中汉动力新能源等著名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2. “以研究型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理念:

(专业教师马亚楠、张传坤、罗啸博士指导学生实验)

3.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开展合作研究:

4.部分学生成果:


(学生课余科研成果发表在世界著名科研期刊)

六.信息篇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车城西路167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第一教学楼

邮编:442002    电话:0719-8512707     Email:huatlxy@163.com

网站管理员电话:0719-8512707    Eamil:20060025@huat.edu.cn

版权所有 88805pccn新蒲京(China)官方网站·Unique Platform 访问量: